脑血管病是老年人常见多发病之一,其发病率、病死率都较高,在我国城市中常占死因的第一、二位。脑血管病后常伴有肢体瘫痪、言语、记忆、思维等功能障碍和精神、行为异常。如治疗、康复不当,容易遗留半身不遂、言语不利,其致残率极高。
冬季是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。骤降的气温导致血管收缩、血黏度增高,血压升高,进而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,另外,感冒的发生也会诱发多种炎症,而炎症反应也有可能诱发脑血管疾病。
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,目前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病死率已明显下降,但由于疾病造成的肢体运动及感觉障碍、言语及吞咽功能障碍、认知及情感障碍等,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。因此,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除及时有效的药物或手术治疗外,还应尽早开展康复治疗。
早期康复是指发病后的两周内,大部分康复医学专家主张只要病人神志清楚,生命体征平稳,神经体征48小时不再进展后即可进行。
早期康复的方法
早期康复适用于患病后2周内。即病后卧床至立位,即由被动运动致辅助自身运动阶段的康复。需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及协助下完成。
1、要合理选用床垫
床太硬易发生压疮,太软,身体下陷,更换体位不易,下限臀部容易发生股关节屈曲挛缩。
2、体位改变
应2小时定时翻身,侧卧或半侧卧,多卧向健侧。防止患侧上肢及肩关节牵拉受压损伤。
3、保持良好站位
可预防关节挛缩。
4 被动活动
从发病当日起,患者不能在床上主动活动者应做肢体关节的被动活动,每日2次;应先由大关节开始,后小关节,多做肩外展、外旋、前臂旋后、踝关节背屈及指关节的伸展活动;要谨防肩关节因活动过度而受损。
5 坐位训练
坐位训练在脑血管病后5日即可进行,先取30゜~40゜位,每2~3天增加10゜,每天持续5~10分钟,达到能维持90゜,持续30分钟后就可训练坐位耐力,轻型病人可以免去耐力训练;训练半坐位时宜同时保护不因上肢软瘫而发生肩关节半脱位,将患肢前臂以三角巾吊于颈部;坐位时,双上肢置于平台或床前移动餐桌上,后再进入坐位平衡训练,即在坐稳后由两侧或前后交替推动患者,训练调整平衡,不使倒下,此时即具有躯干平衡能力。
(1)移动
平卧,先将健足插向患足下方,用健足勾住患足向健足侧移动,后用健足和肩支住臀部将下半身移向健侧,后再将头顺移致健侧。
(2)搭桥运动训练
两下肢屈膝,如不能立住,可由工作人员或家属一手扶持,使两膝屈起并拢,两脚心朝床面而立,另一手扶定臀部,而后嘱患者抬起臀部,如此形成桥形,可反复进行;如下肢已有力支持,尚可训练单腿搭桥运动,此动作有利于置入便盆,它压迫肩部使肩向前,上臂外旋,可对抗肩减退缩与上臂内旋,并可减轻下肢肌紧张与痉挛。
(3)躯干活动训练
两下肢屈曲成90゜,膝部并拢,足底平立于床面,然后轻柔有节奏地左右摆动,当向左摆时,患者头、肩朝向右,向右摆时,头、肩朝向左;另一方法为患者取侧卧位,患侧在上,工作人员一手扶持患肩,另一手扶持患侧髋部向相反方向轻柔,节奏地推动,使患者肩部与骨盆部向相反方向运动;此种髋、肩反向运动有利于减轻躯干的肌肉痉挛。
(4)起坐训练
由仰卧位起坐可分为四步骤,将健侧腿伸置于患腿下方,患腿带至床侧,病人转至侧卧位并以健侧前臂支撑躯干,将头抬起至直立位,用健侧上肢推动支撑使躯干直立,坐于床边。
6.本体感觉的训练
本体感觉是指肌、腱、关节等运动器官本身在不同状态(运动或静止)时产生的感觉(例如,人在闭眼时能感知身体各部的位置)。关于本体感觉的练习,像运动疗法、平衡功能训练、生物反馈、神经肌肉促通技术(PNF)等是常用的方法。
在患者顺利完成上述康复疗程并取得成效后,就可进入恢复期的功能康复训练。如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训练,应以主动运动为主,加强呼吸功能、平衡功能、肌耐力及运动控制等方面训练,可针对患者的功能状态选择适合的功能活动内容,如日常生活中的站立、转移、行走、进食、修饰、书写甚至家务劳动等活动。训练需分阶段、持续进行,使患者能早日康复,回归家庭和社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