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暖花开时,
心脑血管养护正当时。
春季,由于
早晚温差较大,
气压时高时低,
容易刺激人体血管收缩,
心肌供血不足,
导致发生急性心肌梗塞,
因此春季是心脑血管病易发期。
专家提醒:
春季特别要注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,提前做好保健工作。
春季心血管疾病高发的4大诱因
01血管“过山车”
春季昼夜温差大,血管频繁收缩舒张,易导致血压波动、血栓形成。威海中医院指出,此时血管弹性差者(如老年人)更易出现冠状动脉痉挛。
02肝阳上亢
中医认为,春季肝气升发过旺,易引发血压升高、头痛眩晕。《黄帝内经》云:“春三月,此谓发陈”,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此时症状加重。
03感染“推波助澜”
春季呼吸道感染高发,病毒会加重心脏负担。数据显示,感冒后心衰住院风险增加50%。
04生活方式“雪上加霜”
春节暴饮暴食、熬夜追剧等习惯,导致代谢紊乱,加重心悸、胸闷。调查显示,70%心血管疾病患者春节期间饮食不规律
健康小贴士
01注意防寒保暖
冷热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心血管的舒缩功能。针对春季忽冷忽热之特点,一定要坚持“春捂”,防寒保暖。
在经常“倒春寒”的春天,不要随意坦露肚脐、肩膀,尤其要做好头部、腹部和手脚的保暖。日常生活中避免过凉过热,如洗澡堂水过热,淋浴时水过凉;长跑开始穿太薄凉风袭人,长跑时间过长又大汗淋漓身上燥热等。要随时关注天气变化,及时增减衣物。
02保持饮食平衡
春季饮食更要以清淡、均衡、适度为主,适当摄取动物脂肪和蛋白质。
主食宜选择粗粮及粗纤维食物,防止大便秘结对心脏产生不良影响;多吃新鲜蔬菜、水果以保证足够的维生素、微量元素的摄入;多食豆制品有利于胆酸排出,使胆固醇合成减少。另外,忌暴饮暴食,特别是过量饮酒,是心脑血管病引发的重大诱因,应高度警惕。
03保持情绪稳定
春天是肝木旺盛的时节,而血压急剧波动是心脑血管病意外的重要原因,需要保证肝气的条达舒畅,预防肝气郁结引起的气血瘀滞。
所以,保持乐观情绪,切忌大喜大悲,才有益于预防血压波动,保证心脑血管健康。有抑郁和焦虑状态的中老年人不妨多与家人、朋友倾诉,缓解心理压力。
04适时适量运动
经常运动可以促进身体新陈代谢,促进脂肪消耗,减少其在血管中沉积,预防血管性疾病;还能提高血管弹性,延缓血管衰老。适当运动还可以提高心肺功能,增强体质,更好地抵御疾病侵袭,但要注意掌握好活动量,切忌劳累而诱发疾病。
春季运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:
1、一定要做好热身工作,以免冷热交加导致意外发生;
2、运动要温和,不要太剧烈,推荐中老年人选择太极拳、慢走、慢骑自行车等运动;
3、循序渐进,可以从每天5分钟、10分钟开始,每周增加几分钟,直至达到30分钟,运动强度不要求多高,贵在坚持。
欣赏春日美景,
养护心脑血管,
请大家一起动起来,
用行动、用爱心,
过一个健康、快乐、美好的春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