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,使相应的心肌发生严重持久的缺血导致心肌缺血。
临床表现
1、先兆表现:
约半数病人发病数日或数周有新发生心绞痛,或原有心绞痛发作频繁且程度加重,持续时间长,硝酸甘油效果不好,或有乏力、胸闷、心悸,发作时伴恶心,呕吐,大汗,血压波动,心律失常等症状。
2、主要表现:
(1)疼痛:为最早出现,最突出症状,表现为持续心前区或胸骨后或剑突下难以忍受的压榨性疼痛,疼痛持续时间长,一般>30分钟,常伴有大汗,有濒死感;休息或口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。
(2)心源性休克:
疼痛时血压可下降,如疼痛缓解时,收缩压<80mmHg,同时病人烦躁,面色苍白或青紫,皮肤湿冷,脉搏细速,尿量减少,反应迟钝,常与心肌梗死数小时至一周内发生。
(3)心律失常:
是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,多发生于病后1-2天内,而以24小时发生率最高,也最危险,前壁心肌梗死常出现快速性心律失常,如室性心动过速,心室颤动是急性心肌梗死致死原因。
(4)发热:
T38℃左右,持续约1周,白细胞增高、血沉增快,一般在发病24-48小时出现,为坏死物质吸收所致。
(5)胃肠道症状:
可有恶心,呕吐,上腹胀痛,严重者可有呃逆。
护理措施
(1)休息:
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第一周前三天绝对卧床休息;第四天可进行关节主动运动,坐位洗漱,进餐;第二周坐椅子上进餐,洗手;第三周逐步离床在室内缓步走动。
(2)饮食:
第一周宜流质或半流质饮食。心功能不全及有高血压史者限制钠盐摄入
(3)心理护理:
病人常有紧张恐惧心理,情绪紧张可使交感神经兴奋,血液中茶酚胺增高,引起心率增快,血压升高,使心肌耗氧量增加,诱发心律失常,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,使病情加重。
(4)保持大便通畅:
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长期卧床,进食少,消化功能减退,加上疼痛后应用玛咖和哌替啶,抑制消化腺分泌等,易引起便秘,切忌用力排便,以防诱发心律失常,心脏破裂和猝死等,故应给与缓泻剂,或用开塞露钠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