压疮( pressure ulcer)又称褥疮、压力性溃疡,是由于身体局部皮肤长期受压,影响血液循环,导致皮肤和皮下组织营养缺乏而岀现损伤、溃疡甚至坏死。好发于受压的骨骼突岀部位,如骶尾骨、脚踝、足跟、臀部等。
压疮发生的原因:
1、力学因素:压力不仅有垂直压力引起,还可由摩擦力和剪切力引起。
(1)垂直压力:对局部组织的持续性垂直压力是引起压疮最重要的原因。当持续性垂直压力超过毛细血管压(正常为16-32mmHg)时,即可阻断毛细血管对组织的灌注,致使氧和营养物质供应不足,代谢废物排泄受阻,导致组织发生缺血、溃
烂或坏死。压疮的形成与压力的强度及持续时间有密切关系。压力越大,持续时间越长,发生压疮的几率就越大。
(2)摩擦力:摩擦力作用于皮肤时,易损害皮肤的保护性角质层而使皮肤屏障作用受损,致使病原微生物易于入侵皮肤。在组织受压缺血的情况下,增加了压疮发生的风险。摩擦力主要来源于皮肤与衣、裤或床单表面逆行的阻力摩擦,尤其当床面不平整(如床单或衣裤有皱褶)或床单有渣屑时,皮肤受到的摩擦力会增加。患者在床上活动或坐轮椅时,皮肤随时可受到床单和轮椅表面的逆行阻力摩擦。搬运患者时,拖拉动作也会产生摩擦力而使患者皮肤受到损伤。皮肤擦伤后,受潮湿、污染而易发生压疮。
(3)剪切力:半坐卧位时,骨骼及深层组织由于重力作用向下滑行,而皮肤及表层组织由于摩擦力的缘故仍停留在原位,从而导致两层组织间产生牵张而形成剪切力。剪切力发生时,因由筋膜下及肌肉内穿出供应皮肤的毛细血管被牵拉、扭曲撕裂,阻断局部皮肤、皮下组织、肌层等全层组织的血液供应,引起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深层组织坏死,形成剪切力性溃疡。由剪切力造成的严重伤害早期不易被发现,且多表现为口小底大的潜行伤口。
2、局部潮湿或排泄物刺激:皮肤经常受到汗液、尿液及各种渗岀引流液等物质的刺激变的潮湿,因被软化而抵抗力下降,削弱了皮肤的屏障作用,此外尿液和粪便中化学物质的刺激使皮肤酸碱度发生改变,致使表皮角质层的保护能力下降,皮肤组织破溃,且容易继发感染。此外皮肤潮湿会增加摩擦力,进而加重皮肤损伤。
3、营养状况:营养状况是影响压疮形成的重要因素。全身岀现营养障碍时,营养摄入不足,蛋白质合成减少,皮下脂肪减少,肌肉萎缩,一旦受压,骨隆突处皮肤要承受外界压力和骨隆突本身对皮肤的挤压力,受压处因缺乏肌肉和脂肪组织保护而容易引起血液循环障碍,岀现压疮。过度肥胖者卧床时,体重对皮肤的压力较大,因而容易发生压疮。机体脱水时皮肤弹性变差,在压力或摩擦力作用下容易变形和受损,水肿皮肤因弹性和顺应性下降而易损伤,同时组织水肿是毛细血管与细胞间距离增加,氧和代谢产物在组织细胞间的溶解和运送速度减慢,影响皮肤血液循环而容易导致压疮发生贫血,使血液输送氧气能力降低,一旦循环受阻,更容易造成组织缺氧,由此引发压疮。
4、年龄:老年人因老化过程导致皮肤在解剖结构、生理功能及免疫功能等方面均岀现衰退现象,表现为皮肤松弛干燥,缺乏弹性,皮下脂肪萎缩、变薄,皮肤抵抗力下降,对外部环境反应迟钝,皮肤血流速度下降且血管脆性增加,最终导致皮肤易损性增加。
5、体温升高:体温升高时,机体新陈代谢率增高,组织细胞对氧的需求量增加,加之局部组织受压,使已有的组织缺氧更加严重。因此伴有高热的严重感染患者存在组织受压情况时,压疮发生机率升高。
6、矫形器械使用不当:应用石膏固定和牵引时,限制患者身体或肢体活动。特别是夹板内衬垫放置不当,石膏内不平整或有渣屑、矫形器械固定过紧或肢体有水肿时,致使肢体血液循环受阻,从而导致压疮发生。
7、机体活动和感觉障碍:活动障碍多由神经损伤,手术麻醉或制动造成自主活动能力减退或丧失,使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压疮。感觉受损可造成机体对伤害性刺激反应障碍,保护性反射迟钝,长时间受压后局部组织坏死而导致压疮发生。
8、急性应激因素:急性应激是机体对压力的敏感性增加,导致压疮发生率增高。此外,急性应激引起体內代谢紊乱,应激激素大量释放,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内分泌传导系统发生紊乱,机体內环境的稳定性被破坏,机体组织失去承压能力,从而引发压疮。